萬聖節是什麼樣的祭典?
萬聖節為何要扮裝?
為什麼要以南瓜燈籠裝飾?
「Trick or Treat」的意思是?
萬聖節是怎麼在日本流行起來的?
日本以外的萬聖節是怎樣的?
總結i

夏天的酷熱平息,逐漸進入有涼意的秋天。國定假日與活動盛事也減少,讓人多少感受到一點寂寞的季節。然而,到了10月31日這天氛圍大變,舉辦名為「Halloween」的一大盛事,澀谷與六本木等東京市中心地區展開一整夜的祭典騷動。
現在已經成為秋天風情般的萬聖節,在日本廣為流行起來其實是最近不久的事。在日本說到萬聖節,大家普遍會認為是扮裝的年輕人漫步在街頭的活動,但萬聖節究竟是為何而來的祭典?什麼時候在哪裡開始出現的?不知道的人一定很多吧。其實,萬聖節的起源據說是宗教性的儀式。這回小編要來詳細解說萬聖節的起源、南瓜與扮裝的意義、還有日本與世界各地的萬聖節活動。要將萬聖節除了扮妝之外的滿滿樂趣傳達給各位。

萬聖節是什麼樣的祭典?

在日本,人們對萬聖節普遍的印象是扮裝的年輕人在繁華街頭如祭典般喧囂,那麼原本的萬聖節是什麼樣的祭典呢?這裡小編就要為各位解說萬聖節的起源與現今的萬聖節誕生的歷史。

萬聖節的起源

萬聖節的南瓜

萬聖節的南瓜

萬聖節的起源據說是2000多年前,現今英國與愛爾蘭一帶居住的古代凱爾特民族的宗教儀式之一──「薩溫節(Samhain)」。薩溫節是古代凱爾特民族在一年結束的10月31日慶祝秋收,以作物祭祀神明的節日。
就像日本的盂蘭盆節一樣,凱爾特人相信在這個時期亡者的靈魂會回來見家人。然而,同時來自靈界的「悪魔」、「壞妖精」也會來到這個世界,因此萬聖節也是為了驅除惡靈的祭典。據說這是現在的萬聖節的原型。

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最終古代凱爾特的文化被基督教文化吸收,薩溫節也有所轉變而誕生了「Halloween」。「Halloween」是11月1日基督教日「萬聖節」的前夜祭。萬聖節也被稱為是「諸聖人的節日」,是崇敬基督教所有聖人的一天,前夜祭的「Halloween」作為緬懷追思故人的儀式廣為流傳開來。

「Halloween」一詞的由來

11月1日萬聖節在英語當中是寫成「All Saints' Day」或是「All Hallows」。因此那前一天10月31日的前夜祭就是「Hallows eve」。據說「Hallows eve」傳著傳著就變成了「Halloween」。

傳到美國之後變成現在的形態

萬聖節變成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的活動

萬聖節變成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的活動
之後,萬聖節傳到許多國家,與各個國家的文化融合後各自發展成不同的樣貌。現在最普遍的萬聖節形態據說是在美國確立的。繼承基督教文化傳統的愛爾蘭與蘇格蘭人移居到美國,萬聖節作為他們獨特的文化廣泛流傳開來。
隨著時代變遷基督教的意義越來越淡薄,萬聖節從宗教儀式逐漸變成大人和小孩都玩得開心的活動。孩子們扮裝後去要糖果,家人聚在一起開派對或觀賞恐怖電影。現在的基督教各教派,認為萬聖節的起源非關基督教,所以將萬聖節定位為與宗教無關的世俗活動。

萬聖節為何要扮裝?

萬聖節的扮裝

萬聖節的扮裝

說到萬聖節,應該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扮裝。然而,萬聖節的扮裝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就像萬聖節的起源中說的一樣,人們相信這個時期除了祖先的靈魂,惡靈也會一起來到這個世界。面對毀壞作物、綁架小孩、帶給人類厄運的惡靈,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害而開始出現「扮裝」。透過裝扮成魔女或吸血鬼德古拉、殭屍等等可怕的怪物與鬼怪,讓自己與惡靈同化以躲避災厄,或是嚇跑惡靈而達到除魔的用意。

享受扮裝樂趣的年輕人

享受扮裝樂趣的年輕人

這幾年,除了魔女與怪獸等固定不缺席的角色之外,裝扮成人氣動畫或遊戲登場人物的樣子、打扮成知名藝人等等,扮裝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還有許多扮妝遊行和扮裝競賽,大家可以享受各種獨特扮裝的樂趣。

為什麼要以南瓜燈籠裝飾? 

作為萬聖節的象徵,到處都可以看到的就是挖出眼睛嘴巴鼻子、裏頭點亮蠟燭的南瓜燈籠。各位是否知道,事實上這個燈籠有個名字叫做「Jack-O'-Lantern」呢?這裡小編就要為各位解釋「Jack-O'-Lantern」的由來,為何叫做Jack?又為何而擺飾呢?

最早不是南瓜而是蕪菁?

在美國從蕪菁變成南瓜燈籠

在美國從蕪菁變成南瓜燈籠

和扮裝一樣,南瓜燈以恐怖的樣貌讓惡靈感到害怕,用來驅魔以保護自己不受侵害。此外,為避免死去的家人、朋友的魂魄迷路,據說也有「指引道路」的作用。
然而其實,萬聖節的燈籠,最早是挖空蕪菁做成的。萬聖節的文化傳到美國之後,逐漸變成使用產量豐富且容易加工的南瓜,因此現在南瓜做的燈籠最為普遍。
順帶一提,據說在萬聖節的起源地愛爾蘭和蘇格蘭,至今仍然有些地方是使用蕪菁做燈籠。

那麼,為何萬聖節的燈籠會有「Jack-O'-Lantern」這個名字呢?這當中有個有點可怕的傳說,也是令大家開始以燈籠裝飾的另一個理由。

「Jack-O'-Lantern」的可怕傳說

Jack-O'-Lantern

Jack-O'-Lantern

很久以前,有個既吝嗇又粗暴、到處招搖撞騙的人名為Jack,在萬聖節的夜裡遇到要來取走他的魂魄的惡魔,但是耍小聰明的Jack欺騙惡魔,使惡魔與他約定不會再來取他魂魄。後來,壽命到了盡頭死去的Jack,因為生前作惡多端所以無法上天堂,來到了地獄之門。然而,站在地獄之門前的居然是生前曾經遇過的惡魔。惡魔因為與Jack約定好了不取他魂魄,所以最後Jack既無法上天堂也去不了地獄。

於是惡魔要Jack回到原本的地方,Jack只好沿著原路折返,但是道路幽暗又刮著強風。Jack請求惡魔給他一盞燈火,惡魔出於憐憫給了他來自地獄的一團火。但是Jack手上沒有燈籠,就把掉落的蕪菁挖空替代燈籠。就這樣Jack手裡拿著那盞燈籠,不斷地徘徊在現世與彼世之間‧‧‧‧‧‧

這故事據說最早是來自愛爾蘭的傳說。Jack手裡拿的燈籠變成了亡者魂魄的代表,被稱為「Jack-O'-Lantern」,並作為除魔道具擺放在家家戶戶門口。

「Trick or Treat」的意思是?

萬聖節的最不可或缺的口號就是「Trick or Treat」。中文翻譯成「不給糖就搗蛋!」伴隨著這個口號浮現的是孩子們在別人家門口討糖果的樣子,其實這行為背後也有它的源由。這裡我們要來介紹「Trick or Treat」的起源和正確回應的方式。

源起於歐洲的習俗

奔走在路上要去討糖果的孩子們

奔走在路上要去討糖果的孩子們

「不給糖就搗蛋」這種獨特的做法據說是受到「souling」這個歐洲習俗的影響。西元1000年左右,基督教會以11月2日為亡者之日、或是萬靈節(All Soul’s Day),並在這天舉行儀式以平息無法獲得救贖的死者靈魂。
這天,戴上面具扮裝的孩子們,為徬徨的靈魂們一面歌唱一面挨家挨戶地走訪並乞求「靈魂蛋糕(Soul Cakes,放了葡萄乾的四角型麵包)」。人們認為這個時候如果什麼都不拿出來的話,惡靈會來搗蛋。這個做法被認為是今天「Trick or Treat」的原型。

那之後,因為在1952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中出現了「Trick or Treat」的台詞,這句話就這樣傳遍全世界,成為萬聖節必定呼喊的口號。

面對「Trick or Treat」該如何回應?

Trick or Treat!

Trick or Treat

孩子們來到玄關前說著「Trick or Treat」要討糖果時,你會如何回應呢?在美國一般會說「Happy Haloween!」或「Treat!」並遞出糖果。糖果也有隱含驅除惡靈的用意。若拒絕的話孩子們會惡作劇,所以就準備著許多糖果和巧克力來歡迎孩子們吧。
在日本這個習慣雖然還沒有定型,但是作為可以加深當地孩子們之間交流的活動,逐漸受到矚目。在國外,透過家人和朋友之間的萬聖節派對,交換糖果和零食似乎也是常有的事。

萬聖節是怎麼在日本流行起來的?

現今完全變成秋天風情的萬聖節,究竟是何時傳入日本、又如何定型的呢?另外,扮裝的年輕人像遊行般地走在街道上也是日本特有的現象。這裡我們要向各位解釋萬聖節在日本流行並發展成現在模樣的理由。

日本的萬聖節是何時開始的?

在日本最早將萬聖節變成活動,讓萬聖節文化廣為流傳的是專門製造並販售小孩子玩具的Kiddy Land。1970年代Kiddy Land原宿店開始販賣萬聖節的相關商品,為了提高銷量,1983年在原宿表參道舉行日本第一個萬聖節遊行。大約有100個人扮裝參加遊行,但是許多都是外國人,可以看出當時日本人對萬聖節的認知程度很低。此後,參加遊行的人逐漸增加,至今這個遊行活動依然持續舉行。

萬聖節活動也逐漸在各地區舉行

萬聖節活動也逐漸在各地區舉行

之後,萬聖節在日本全國打開知名度是1997年在東京迪士尼樂園舉行的萬聖節活動。最開始沒有遊行,也辦得很簡單。但規模擴大後遊客也開始接受扮裝,逐漸變成特別的活動而廣為人知。2002年日本環球影城也舉辦萬聖節活動,至此萬聖節終於搖身一變成為日本的一大盛事。

「祭典」與「扮裝」是日本的傳統文化?

萬聖節的澀谷

萬聖節的澀谷

現在不只是澀谷與六本木等鬧街,在首都之外的各大城市也會舉辦萬聖節活動以活絡地方經濟。雖然在日本扮裝的意象尤其強烈,但萬聖節會以這樣的形態在日本定型,據說也與日本人的性格與文化有關。

角色扮演是日本的文化

角色扮演是日本的文化

動畫等次文化發達的日本,原本就存在模仿角色樣貌裝扮的文化。角色扮演在過去被認為是被稱為「阿宅」的一部分人的興趣,帶有稍微負面的印象,但是現在國外也頗受歡迎,演變成任何人都能享受的文化。
因此萬聖節的扮裝與日本的角色扮演文化高度契合,被認為是容易為日本人所接受的活動。

祭典熱鬧的人潮

祭典熱鬧的人潮

另外,日本人喜歡祭典的個性也被認為是萬聖節活動流行的原因。容易追隨集團心理的日本人,比起一個人單獨行動,不如一群人一起行動更能得到安心感。「一人的話有點不好意思,但如果是大家一起的話…」這樣的日本人心理,打造出扮裝的眾人聚集遊行的獨特萬聖節文化。
正是這樣的日本人性格,催生了很多眾人聚集、氣氛熱烈的祭典。聖誕節和正月等不同宗教拼湊混合的節慶也展現了日本人無論如何就是想要聚在一起熱鬧一番的心情。萬聖節也可以看作是那其中之一吧。
另外,近年來因為社群媒體的發達,可以和更多的人或不認識的人輕易建立聯繫管道,使得糾團舉辦活動變得很簡單,也可以說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國外的萬聖節

我們一路介紹了萬聖節的源起與歷史、還有日本的萬聖節,但是各位難道不想知道在其他國家人們是如何享受萬聖節的樂趣呢?最後小編要來向大家介紹世界各國萬聖節的情形。

愛爾蘭

愛爾蘭的水果蛋糕

愛爾蘭的水果蛋糕

可以說是萬聖節起源地的愛爾蘭,從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開始學校就會放假一周,作為慶祝秋收、驅除惡靈的傳統儀式,承繼至今。
街上到處洋溢著萬聖節慶典的氛圍,人們會玩一種稱為「Apple Bobbing」遊戲,以嘴巴咬起浮在水面上的蘋果,或享受扮裝的樂趣;又或者品嚐加入水果乾的蛋糕「Barmbrack」,與家人一同度過快樂的時光。據說他們甚至會在「Barmbrack」蛋糕中藏入戒指、硬幣、鈕扣、布等等,藉此占卜運勢。

美國

萬聖節派對

萬聖節派對

將萬聖節文化傳到全世界的美國,那節慶的氣息與熱鬧程度無可比擬。大約在一個月前就會開始準備萬聖節,把家裡裝飾成詭譎恐怖的風格,忙著準備許多服裝和給孩子們的糖果。幼稚園和小學會舉辦扮裝派對,孩子們一邊喊著「Trick or Treat」的口號一邊來來回回要討糖果。
國高中生就不用說了,就連大人都會扮裝去學校和職場!萬聖節那一天,會和朋友或家人聚在一起舉辦熱鬧滾滾的萬聖節派對,或觀賞恐怖電影等等共同熱鬧一番。

墨西哥

與死者之日相關的墨西哥土産

與死者之日相關的墨西哥土産
墨西哥的萬聖節是拉丁美洲的節日之一。每年10月31日〜11月2日的3天會慶祝「死者之日」。作為墨西哥的傳統儀式,在2003年被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産。
人們相信這個時期,死去之人的靈魂會回到家人和朋友身邊,因此會以已故之人愛好的食物與生前的照片等等擺飾來迎接他們的靈魂。
雖然很類似日本的盂蘭盆節,但是生氣蓬勃且熱鬧慶祝才是墨西哥的風格。街上裝飾著彩色的旗子、充滿朝氣的骷髏人偶、以橘色的萬壽菊花裝飾,並舉辦大規模的遊行。人們帶著骷髏面具,慶祝死去之人回到這個世界。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的布蘭城堡

羅馬尼亞的布蘭城堡

羅馬尼亞原先似乎沒有過萬聖節的習慣,但因為是有名的「德古拉伯爵」誕生之地,逐漸開始舉辦與德古拉及萬聖節相關的活動。因為是「德古拉出生的城堡」而著名的布蘭城堡,一到萬聖節就會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造訪,城堡當中會舉行萬聖節派對。

了解歷史之後一起熱鬧慶祝萬聖節吧!

這回小編介紹了萬聖節的歷史與世界各地的萬聖節。原先在愛爾蘭、蘇格蘭做為宗教儀式誕生的萬聖節,傳到美國之後搖身一變成為大人小孩都能享受樂趣的活動。接著現在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結合各國的文化,變成各自有特色的活動讓人人都能感受那趣味。
要享受難得的萬聖節,只是扮裝的話就太可惜了!各位不妨互相交換糖果、大家一起玩玩遊戲或觀賞恐怖電影吧!了解萬聖節的歷史之後,一定能夠找到各式各樣玩樂的方式。不妨今年就和家人還有朋友一起度過一個不同於往常的萬聖節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