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鼓」是在各式祭典與傳統活動都不可或缺,是代表日本文化的樂器之一,作為歷史悠久的打擊樂器而聞名遐邇。但不知您是否聽說過,近年逐漸有日本太鼓的演奏者登上表演舞台,在國際間受到聽眾矚目。
本篇文章剛好適合想理解和太鼓的人作為參考,除了會詳細介紹其歷史與種類,筆者也為了發掘更多關於和太鼓的魅力,實際體驗了和太鼓的相關活動。
在日本祭典之中不可或缺的「和太鼓」有著什麼樣的歷史?
在舉辦祭典時常見的和太鼓對日本人而言是家喻戶曉的樂器,而不知讀者們是否知道此樂器其實有著很長一段的歷史呢?
活躍於夏天祭典的和太鼓
日本的太鼓約起源於西元前500年,過去都將此類樂器膜鳴楽器通稱為TSUDUMI(鼓);而在712年時所完著的日本神話『古事紀』之中也以TSUDUMI(都豆美・豆豆美)的稱呼登場於書中。
「和太鼓」作為太鼓的通稱,活躍於日本各種傳統活動之中,但對於此通稱的起源卻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而其中一種說法為中國的「大鼓」相當於日本的大太鼓,此單字在傳入日本之後演變為後來通稱的「太鼓」。
中國的太鼓・大鼓
這次我們來到位於東京都台東區的太鼓博物館「世界太鼓資料館 太鼓館」,查詢更多有關太鼓種類與歷史的相關資料。
太鼓館不僅有展示和太鼓以外,同時也能看到來自於世界各地如:亞洲、非洲、歐洲等合計約800多種的太鼓收藏品,本館秉持著第七代.宮本柳之助以「並不單單只是學習太鼓知識而已,而是藉由實際打擊來理解太鼓的美好。」的想法,展示中的太鼓大多數都可透過實際敲打,來親身體驗不同的聲音。
太鼓館除了陳列和太鼓以外,也有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太鼓
日本遺留的最古老太鼓相關資料
目前最古老的太鼓資料,據說是自西元500年(6世紀)的古墳時代後期所留下。
在群馬縣佐波郡堺町被挖掘出的埴輪(經過燒烤的土人偶)之中,就有斜揹著太鼓的男性埴輪,該物品目前保管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內。
在群馬縣天神山古墓出土的埴輪(拿著太鼓的埴輪示意圖)
現今太鼓雖然是隨處可見的一般樂器,但在過去主要用來當作開戰的信號,或是在幫助振奮士氣、傳達資訊時所使用,可以從這一點看出太鼓曾經是與日本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器物。
在擁有1200年以上歷史的「雅樂」之中所使用的太鼓
「雅樂」擁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為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古典音樂,即便至今在宮內廳中也依然迴響著這些音樂,而太鼓就在這富有歷史意涵的音樂之中,登場在以演奏「樂太鼓」或是節拍穩健的「三之鼓」等不同曲目之中。而在雅樂之中,會根據演奏曲目來選用各種不同大小與形式的打擊樂器。
現今也會在雅樂使用的傳統太鼓・樂太鼓
歷史中有許多與其他國家的音樂家交流的紀錄流傳至今,比如西元752年在奈良所舉辦的「東大寺大佛開眼會」就有從亞洲各地前來齊聚一堂的音樂家們開了演奏會的紀錄。其他也有來自中國或者韓國的演奏手法或者知識在日本國內以不同的形態傳承下來。
日本祭典不可或缺的存在
順帶一提日本傳統的音樂劇「能」、「狂言」之中也有用到太鼓,現今也會透過表演者的演技或台詞,配合囃子(四節拍)的節奏增添觀賞樂趣。太鼓的工作就是調控曲目的進行速度,或是配合表演進行演奏讓戲劇看起來更有看頭。
留在愛媛縣內子町的戲劇小舞台
不僅如此,太鼓同時也在江戶時代時期的「歌舞伎」之中作為伴奏樂器使用。日本各地的民俗表演或是祭典都能看到和太鼓的蹤影,可從此點看出不論是在音樂方面或者是文化方面,和太鼓對於日本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和太鼓」的製作方法與種類
自古以來,不論在宮廷內或是百姓之間,不單單拘於在日常生活之中,各種祭典裡和太鼓也都被廣泛使用。而和太鼓的種類由大到小各有不同,根據大小不同在製作上也各有特色。
鐵釘固定的太鼓
日本的太鼓根據貼鼓皮的方式分為兩個種類,第一種為「用鐵釘固定的太鼓」,就是用鐵釘直接將皮面釘在胴體上,另一種則是「捆綁式之締太鼓」,是以皮面大出胴體部分的皮,在皮面邊緣用繩子與胴體固定的鼓。
中國的太鼓・架鼓
用鐵釘固定的太鼓大多可在中國或者朝鮮半島、日本等亞洲圈之內見到,而捆綁式則是以全世界規模來看最古老的種類。
太鼓館內所展示的中國太鼓與韓國太鼓在外觀上有許多部份相似,可以從這點感受出亞洲圈特有的關聯性。
太鼓種類雖千變萬化,但鼓面大多都是動物毛皮製成
太鼓的鼓面大多都使用動物的毛皮製成,和太鼓大多使用牛皮或者馬皮當材料,而另一方面外國的太鼓之中,有些則使用大象皮或者長頸鹿皮等稀有材料所製。
照片左側為越南埃帝族的太鼓,鼓皮由象皮製成。(太鼓館.亞洲太鼓展示區)
【製作和太鼓所需材料】
鼓面:牛皮、馬皮
胴身:木材(欅・栓・梻・杉・桐・櫻・櫪)
長胴太鼓(宮太鼓・大太鼓)
「長胴太鼓」不僅在日本的夏日祭典或者是祭祀時常被使用,也是在神社佛閣、各種儀式、或者歌舞伎等傳統藝能等活動會用上的和太鼓之一。除此之外也會與其他種類的太鼓互相配合,以「組太鼓」的方式進行團體演奏。是用鐵釘固定鼓面的太鼓。
長胴太鼓的胴身使用從山中採伐而來的櫸木製作,樹木的原木自然乾燥之後,削成一種稱為"荒胴"的胴身原型,然後再花3~5年的時間慢慢地進行乾燥處理。而鼓皮通常使用牛皮製成,胴身的表面則是師傅親手使用鉋子細心謹慎地削出身形。因為每塊木材的年輪均有差異,能夠將木緣修飾平整完好則需要師傅多年的經驗累積。再透過重複將鼓皮均勻地拉至鼓面邊緣,同時確認聲音高低,最後用木槌完成固定的動作(ENO)
長胴太鼓的特徵為胴身巨大
平胴太鼓
「平胴太鼓」的特徵為胴身較短小且聲音較低沉,與長胴太鼓一樣都是用鐵釘固定鼓面,由於重量輕便方便攜帶,時常用在需要走來晃去的阿波舞之中。
方便攜帶的平胴太鼓
締太鼓
用繩子將鼓皮固定的太鼓通稱為「締太鼓」,時常在歌舞伎或者民俗表演中作為伴奏樂器登場。而締太鼓之中,還細分為用繩子固定的「繩子固定型(只要用繩子固定都通稱為此類型)」,以及用鐵環與螺絲固定的「螺絲型」。上述兩種類型與用鐵釘固定的太鼓不同,在調音處理的方面較好作業,但用繩子固定的太鼓需要花頗多時間細心調整。過去的太鼓原本大多使用「麻緒繩」固定,但現今則是大正時代中期開始出現,用螺絲固定的太鼓較多。
用螺絲固定的締太鼓
桶胴太鼓
「桶胴太鼓」主要在北陸或者東北地區被使用,此種鼓音色輕巧,而胴身並不是靠削出形狀製造,而是用數片木板組成鼓身,用繩子固定鼓皮的一種太鼓,雖有各種不同的大小尺寸,但其中最常見的是掛在肩膀演奏的類型。
東北地區祭典・鹿舞所使用的桶胴太鼓
鼓(TSUDUMI)
在能樂或者長歌中常見的「鼓(TSUDUMI)」,是用手掌打擊出聲音,將鼓皮貼至中間像沙漏的胴身的一種締太鼓。此鼓有分為「大鼓」與「小鼓」兩種不同種類,雖構造相同,但尺寸跟拿的姿勢不一樣。
右側為小鼓、左側為大鼓。在太鼓館可實際演奏(體驗用鼓使用合成皮。)
小鼓跟大鼓時常一起登場演奏,且為掌握曲目的進行節奏重要存在,由於兩者都是容易受到溫度與濕度影響而走音的樂器,所以大鼓通常在演奏前要將鼓皮進行烘乾,相對的小鼓則是需要適當的溼氣保持音色,甚至每次演奏之前都必須重新做出調整。
日本古典音樂所用的鼓
在都市裡您也能輕鬆地體驗和太鼓
這次為了能更加地探討太鼓的魅力,筆者實際參加了可以打擊太鼓,演奏曲子的活動。
現今接觸和太鼓的人,有些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有些單純是因為興趣參加了學校的社團活動,或是加入自治團體的人都不少。需要舞動全身來演奏的和太鼓也可當作輕微的運動鍛鍊身體,接著筆者將帶著各位一窺活動的實際風貌。
和太鼓教室的花田先生與參加的學員
這次我們參加舉行於東京・大久保的和太鼓體驗活動「和太鼓HANADA」。活動會帶領參加者在一小時內實際敲打太鼓,讓學會新的節奏的參加者當場實際演奏看看。
這天筆者與三位來自香港,對和太鼓興致勃勃的觀光客一起體驗活動。和太鼓HANADA會有來自澳洲、新加玻、美國等世界各地的學生前來。而讓筆者驚訝的是,此活動除了打擊和太鼓以外,竟然還同時有國際交流的機會,也可從這點看出此活動在國外是多麼的被注目。
這次負責指導筆者的是在新宿與蒲田有營運和太鼓教室的花田先生,是位會溫柔的指導初學者,很親切的老師。由於和太鼓與其他樂器不同,沒有高低音,所以跟著節奏拍打太鼓就是演奏好的小技巧。雖然要漂亮地打出聲音的強弱有點困難,但如果目標只是要簡單演奏,就算是初學者也可以輕鬆地挑戰看看,這次參加的學員全都是初次接觸,所以都全神貫注的聽取花田先生的說明。
花田先生實實在在的協助
我們練習所使用的是有輕快音色的桶胴太鼓與聲音高亢的締太鼓,大家跟著花田老師的信號慢慢地開始打擊。
實際想要跟著花田老師的節奏打擊著太鼓的話,就會發現因為每個人個性都不同,所以會有太在意時機導致手眼不協調,或者是抓不到節拍等等不同的小問題。除了花田老師的指導以外,參加活動的人也會互相交流建議,大家都在快樂的環境之中學習成長。
活動中所使用的桶胴太鼓與締太鼓
在學會如何打擊太鼓的節奏之後,接著將一首曲子分成好幾段個別練習,最後才連結在一起演奏到底。這次筆者的體驗內容是以桶胴太鼓的節奏為主軸,用締太鼓的高音演奏出華麗的一曲。
如果要演奏整首曲子,必須注意在連接各小節的同時還得用身體記住的節奏感進行演奏。重複聽著同樣的曲子,配合周遭的聲音調整,才能漸漸地將學員們的演奏時機配合到天衣無縫。
學習和太鼓節拍参加者們
雖然和太鼓因為沒有音階所以無法利用旋律演奏,但演奏者可以一齊利用音量大小或者音質演奏出正式的曲子。參加的學員們成功配合了彼此的節拍後,不禁地的做出勝利姿勢。就算所說的語言不同,大家也透過節奏心靈相犀,快樂地交流了一番。
受到世界注目的和太鼓演奏團「DRUM TAO」
除了最近和太鼓教室在市內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有名的和太鼓演奏團也同時在國內與世界之間巡迴公演,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和太鼓都正悄悄地掀起一股熱潮。
最後讓筆者來向各位介紹,最近透過千錘百鍊的視覺表演將壯大的演奏呈現給觀眾,引起和太鼓熱潮的團體「DRUM TAO」。
顛覆至今為止你對和太鼓的印象 ⒸDRUM TAO
「DRUMTAO」在全世界有超過800萬人的觀眾,是個不論是在日本還是全世界都備受注目和太鼓演奏團,曾獲得政府所頒發的「第六回觀光廳長官表揚」與「地方自治法實施70周年紀念總務大臣表揚」等不同獎項,也期待今後會有更高的人氣。
該團體也在2018年底的NHK紅白歌合戰登台表演過,而媒體爭相報導的「DRUM TAO」,目前包含日本國內,在一年之間會在世界各地舉辦700次以上的表演,為了打破傳統和太鼓的概念,在世界各地舉辦表演時會嘗試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將自己的技術與演出方式逐次更新,比如與一流的藝術家合作並導入光雕投影技術,以持續不停地追求著嶄新進化。
透過躍動感十足的表演帶給觀眾們壓倒性感受 ⒸDRUM TAO
從1993年開始活動的該團有超過40名的團員。顛覆了以往和太鼓傳統的形象,現代化且走在流行尖端的表演風格讓人為之驚嘆。
同時為了讓客人驚艷眼前所見,在服裝設計上的堅持也是一大特色,每次開始新的公演之前都會依賴設計師的鈴木順子小姐設計全新的服裝,可從這點感受到他們對於小地方的要求。另外DRUM TAO成員們的健美身形也是其高人氣的原因之一。經過鍛鍊的肉體有如職業運動員一般讓表演更有整體感,用耳朵聆聽演出的同時,也可盡情地用肉眼欣賞舞台的演出。
除了和太鼓以外,觀眾也可享受到和樂器的笛子或者琴、殺陣等由「DRUM TAO」所帶來的各種內容,對於喜歡強而有力的表演的人是在合適不過。
在Youtube也可看到一部分的演奏內容
>>DRUM TAO 影片網址
不妨挑戰看看在全世界都頗具人氣的和太鼓吧
只要是日本人都會對和太鼓有股親切感,而本篇文章所介紹的「和太鼓HANADA」不僅能體驗到和太鼓的樂趣,還能同時與其他參加活動的人互相交流,透過節奏與夥伴們心有靈犀。由於和太鼓沒有音階,只要記得節奏就可演奏,所以不論任何年齡與國籍都可以抱持著輕鬆地心情挑戰看看。不妨趁這機會開始一些新的興趣,參加和太鼓體驗的活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