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青森縣・津輕KOGIN刺繡
岩手縣・南部鐵器
宮城縣・宮城傳統日本木偶(KOKESI)
秋田縣・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
山形縣・天童象棋子
福島縣・會津漆器(會津塗)
總結i

日本各地都有當地特色「傳統工藝品」。自古傳承下來這些傳統工藝品製作技術,堪稱日本製作的原點。傳統工藝品種類繁多,有陶藝,漆器,和紙等,種類數量在日本全國有1000種以上。這一回,就以扎根於日本東北地區的傳統工藝品為中心向您介紹一下。

傳統工藝品簡介

所謂傳統工藝品,是指使用長年繼承下來的技術,製作以日用品為中心的物品。傳統工藝品以外,還有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定的「傳統性工藝品」。

傳統工藝品和傳統性工藝品的區別

傳統性工藝品是指按照日本《傳統性工藝品產業振興相關法律》,俗稱傳產法指定的傳統性工藝品。根據其法律要求,被經濟產業大臣認定的傳統性工藝品必須是滿足以下5個條件的傳統工藝品。

・主要是日常生活使用的工藝品
・製造過程當中,決定作品特點的部分必須是手工製作。
・使用技術要有100年以上歷史,今後也將繼續傳承的傳統技術。
・使用主要原材料必須是持續有100年以上的傳統原材料
・在一定地區該工藝品製造事業要有一定規模,成為地區產業。

2018年至今,滿足以上條件的工藝品在日本全國有230多個,集中最多的行政區域是在東京都,有17個。

青森縣・津輕KOGIN刺繡

[繡有津輕KOGIN刺繡的雜貨和小物

津輕KOGIN刺繡的小物(照片提供:青森縣觀光聯盟)

青森縣津輕地區傳承下來的是「津輕KOGIN刺繡」。這種工藝品是在布料上使用名為「刺子」的技法,繡上幾何圖形花紋。這種技法和同樣是青森縣的南部菱刺,山形縣的莊內刺子並稱為日本三大刺子。

津輕KOGIN刺繡擁有約300年的歷史,其製品在古代是作為農業的工作裝使用。江戶時代,津輕地區的農民受到嚴格的儉約令要求,禁止穿棉制衣物,農民們就取而代之穿著麻布衣服。

然而麻布布料空隙較大,保溫性差,穿著麻布是無法越過津輕地區寒冷的冬天的。於是,為了提高麻布的保溫性和耐用性,就用棉線在麻布上進行刺子。這也被稱為是津輕KOGIN刺繡的起源。

津輕KOGIN刺繡的幾何形圖案

MODOKO

津輕KOGIN刺繡的特徵是其被稱為「MODOKO」的幾何形花紋。MODOKO共有約40多種,將其組合刺繡就能製作出津輕KOGIN刺繡美麗的花紋。

花紋的組合和設計根據地區有所不同,可以分為弘前市的「西KOGIN」,黑石市的「東KOGIN」以及五所川原市的三縞KOGIN三種。這幾年主要使用在雜貨和小件物品上,可愛的花紋在女性當中有很高的人氣。

岩手縣・南部鐵器

南部鐵器的鐵瓶

南部鐵器

南部鐵器出自岩手縣的盛崗地區和奧州地區。是經濟產業省認定的傳統性工藝品,也是岩手縣的代表工藝品。

南部鐵器始於17世紀中期。自室町時代起盛崗開始盛行制鐵,並從京都招來打鐵師,開始製作茶器。之後發展至製作鐵瓶,武器以及日用品等。由此,南部鐵器也成為日本全國知名的工藝品。

另一方面,現在曾是奧州市的水澤地區,自古就開始盛行日用品的打造。進入明知時期以後,盛崗和奧州開始進行技術交流,在昭和30年代,兩地區打造的鐵器開始統稱為南部鐵器。

即使是機械化全面普及的現在,南部鐵器依舊傳承以來的傳統技術,幾乎全部打造過程都是手工製作。主要的打造過程是,將鑄物砂和粘土汁混合的東西放入模具中成型,畫紋,然後將約1500度左右融化的鐵倒入鑄型中成型。

紅色的南部鐵器

也有彩色的南部鐵器

提起南部鐵器,標準的印象是黑漆及厚重感,現在也有了彩色的樣式。彩色鐵器的著色法的開發據說需要3年的時間。特別是在日本國外深受追捧,大多處於存庫不多的狀態。

宮城縣・宮城傳統日本木偶(KOKESI)

排列擺放的傳統日本木偶

傳統日本木偶

宮城傳統日本木偶(KOKESI)是受認定的宮城縣傳統性工藝品。江戶時代末期,宮城傳統日本木偶是日本東北的溫泉地區的兒童玩具。日本東北地區有11個傳統木偶的產地,根據當地氣候和風俗都各有特色。

在宮城縣,共有遠刈田木偶,鳴子木偶,作並木偶,彌治郎木偶和肘折木偶五種,各有特色。

遠刈田木偶

遠刈田木偶

細長鼻梁的面容

以遠刈田溫泉為中心擴展的遠刈田木偶,產生的時代最久遠,也被認為是傳統日本木偶的起源。遠刈田木偶的特徵是擁有細長鼻梁的女性面容。同時軀幹部也畫有菊花,梅花和櫻花等圖案。

鳴子木偶

鳴子木偶

寫實的表情

以鳴子溫泉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鳴子木偶。其採用名為「GATAKO」的獨特木偶接合方法,轉動木偶頭部會發出KiKi的聲音。和其他傳統木偶相比,鳴子木偶的表情和頭髮也畫的較為寫實。

作並木偶

作並木偶,起源於作並溫泉,後來發展至仙台和山形等城市。其特徵是,軀乾和頭部都做成小孩子也能拿捏在手中玩耍的小尺寸。現在,成為觀賞用以後,比以前稍微做的大了一些。

彌治郎木偶

彌治郎木偶

好像帶著貝雷帽的彌治郎木偶

彌治郎木偶發展至鐮先溫泉附近的彌治郎地區。其特徵是頭部畫有螺旋線,看上去像是帶了一頂貝雷帽似的。同時,製作彌治郎木偶時,是根據泡溫泉的客人喜好的形狀和樣子設計的。

肘折木偶

肘折木偶起源於山形縣的肘折溫泉。從肘折溫泉移居至宮城縣仙台的佐藤一族繼承這一傳統工藝後,後來成為宮城縣的傳統木偶。肘折木偶結合了遠刈田木偶和鳴子木偶的特徵,軀乾和鳴子木偶一樣較大,並畫有菊花等草木圖案。

秋田縣・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

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

便當盒

扎根於秋田縣大館的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這種便當盒專用杉木或檜木等白木薄板,製成橢圓形狀,主要用來作為便當盒使用。

日本各地都有製作橢圓便當盒的地方,大館的白木橢圓便當盒起於江戶時代。當時的大館城主佐竹西家注意到了藩內豐富的秋田杉,開始鼓勵武士作為副業製作橢圓便當盒。佐竹西家到底向其中投入了多少力度呢,據說,當時農民的年供是上繳大米,而在大館,可以將山上的杉樹搬至城中來代替上繳大米。

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的製作流程是,先將天然秋田杉手工分割浸泡熱水,當木材變軟時,使用名為「KORO」的工具將木材彎曲然後自然乾燥。

之後,接合重疊部位,裝底,然後使用銼刀打磨,最後在接合部分點綴櫻花樹皮完成。

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的木紋

細小且均勻的年輪

使用天然秋田杉製作的大館白木橢圓便當盒,木紋筆直,年輪間隔細小且均勻。精工細作的大館白木橢圓便當擁有天然的杉木香氣,美麗的木紋和舒服的配色,用這種便當盒盛放食物應該能夠吃的更美味吧。

山形縣・天童象棋子

[擺放在棋盤上的天童象棋子

天童象棋子

山形縣天童市是日本首位象棋子的生產地。這裡製作的「天童象棋子」是經濟產業省認定的傳統性工藝品。

象棋源自古印度,在奈良時期傳入日本。當時的日本貴族或武士下象棋時,使用的是自己製作象棋子。真正的棋子製作始於安土桃山時代。進入江戶時代以後,象棋在老百姓當中也普及開來。

開始製作天童象棋子是在江戶末期。當時,農作物的歉收導致藩地財政緊張,政府作為救濟政策就鼓勵人民作為副業開始象棋子製作。

進入明治期以後,棋子的材料製作和書寫進入分工制,天童得以成為象棋子的量產地。大正時期更是成功的實現了機械化,天童一舉成為代表日本的象棋子生產地。

天童象棋子共有5種,在木質棋子之上用漆直接書寫草書體(戰後楷書體成為主流)的「書寫棋子」,是自古傳承下來的象棋子。

天童市的象棋子紀念碑

街上的象棋子

在天童市,街道全體都實施了象棋文化的普及。如象棋子紀念碑,還有好幾處在地面上繪畫的象棋盤等。

福島縣・會津漆器(會津塗)

會津漆器的碗

會緊漆器的金蟲食塗

會津漆器扎根於福島縣會津地區,擁有約400年的歷史。是代表會津地區的工藝品,長年支持著該地區發展。

室町時代,當地種有許多漆樹,自從近江(現在滋賀縣)招來漆器匠人以後,會津的漆工藝技術開始發展起來。

會津漆器的特徵是裝飾花紋使用多種漆法。其中,在漆紋之上,再用金粉細細的勾邊的「消粉蒔繪」可謂是代表會津漆器的技法。

漆的塗法也多種多樣,有用糠作出特別花紋的「金蟲食塗」,以及加入油產生光澤的「花塗」等。

會津漆器的盤子

會津漆器

原材料根據製作物品不同各異。碗等「圓形物品」使用的是橡膠或櫸木,盤子等「板物」使用的是樸木。為防止木材翹稜,先要花數年間對木材進行自然乾燥,其次使用名為KUROKU的工具將木材製成木胎。在木胎上還要塗上防鏽漆以防止年輪和結合點變深。

之後,按照下塗,中塗,上塗的順序上漆,最後描繪上金粉完成。以前的會津漆器主要以碗,重箱,盤子等餐具為中心,現在也發展了裝飾品和文具等,會津漆器也開始向各方向發展了。

實際體驗一下工藝品製作吧

各地的傳統工藝品十分適合作為禮品饋贈親友。而且還有許多設施可以進行工藝品製作體驗,感興趣的朋友一定參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