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於沖繩的傳統工藝「鱶舟」是什麼?
由前人傳承下來的傳統工藝
踏上追尋過去海人浪漫的一百公里遠征吧
第一天(沖縄本島系滿 ー 渡嘉敷島)
第二天:渡嘉敷阿波連漁港 ー 渡名喜漁港
第三天:渡名喜漁港 ー 久米島兼城港
想要體驗鱶舟的歷史或是親自坐坐看嗎サバニの歴史や実物を楽しみたいなら
總結i

位於沖繩最南端的系滿市保留了濃厚的「海人」(在沖繩方言裡是漁夫的意思)傳統文化,其中以一年一度的「系滿划龍舟賽」最為有名,因此系滿市也被稱為是「海人的城鎮」。這次就要帶大家來看看系滿海人捕魚用的木造小舟「鱶舟」的製作過程,並向大家傳達一同坐上小舟出航約一百公里的真實體驗。
從隱藏在沖繩的傳統工藝ー「鱶舟」來一探系滿海人的歷史與追隨海人的浪漫吧!

(照片提供:PHOTOWAVE)

隱匿於沖繩的傳統工藝「鱶舟」是什麼?

系滿漁港是沖繩縣內唯一被指定的第三級漁港(也就是日本為了振興水產業特別重要的指定漁港),鮪魚及魷魚的捕獲量都很高。大家都對在市內的餐飲店內所享用到的美味海產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就要來介紹這個「海人的城鎮」裡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鱶舟」。

系滿的海人的歷史

系滿荻示意圖

航行中的風帆系滿荻鱶舟(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整個系滿地區在過去沖繩還是琉球王國統治的時期,就是一個以漁業而欣欣向榮的小鎮。琉球王國還曾接待當時中國的皇帝派遣來的使節,就有留存下來的資料記載了當時王國將系滿漁民所捕獲的魚和貝類獻給使節。王國也以「說到海,沒人比系滿更了解」來看待系滿,可以說在海事上的地位非高常。
還有很多當時海人拯救遭遇海難的人的資料被保留了下來。完全可以想像系滿海人捕漁範圍的廣大,跟他們搭船徐徐渡過無邊大海的樣子。

系滿大綱引的旗幟

每年農曆8月15日所舉辦的「系滿大綱引」(沖繩三大傳統拔河比賽之一)會懸掛的旗幟、「大海的子民」的字樣在空中搖曳

系滿的西側到現在都還在進行填海造陸的工程,持續向海洋擴張。多年來,因為有許多人從周圍的農村、或是從那霸過來做生意的買賣而移居系滿。所以系滿漸漸地因為海人的城鎮而變得擁擠熱鬧的起來。

「鱶舟」是什麼?

系滿划龍舟賽

每年農曆5月4號會在系滿漁港舉辦的傳統活動「系滿划龍舟賽」

鱶舟(サバニ/sabani)是海人所使用的小舟。雖然在沖繩的方言裡,「舟、船」的發音接近「nni」、「buni」,但是「sabani」的原語意「saba」指的是捕魚所使用的舟、船,因此大家認為這就是叫做鱶舟(sabani)的由來。

而在舟上再裝上風帆,使舟利用風力前進,就成了現在所說的「風帆鱶舟(帆掛サバニ)」,也是海人用來出海捕魚的船隻。

回顧歷史,在琉球王國時代活躍的系滿海人使用的是「丸木舟」,也就是單用一顆樹製作而成的舟。但是後來因為造船限制令,不能再使用大樹木來製作,所以丸木舟就被廢止了。
而到了1880年代被廢除藩洲身份、沖繩地區成為「沖繩縣」的之後,一位上原亀先生試著使用了杉木材來製作,再經過原來丸木舟的製作師傅金城徳的改良,終於造就出來現今「系滿荻(糸満ハギ)」的前身ー「荻舟(ハギ舟)」

荻舟共有三個種類,除了今天的主角「系滿荻」,還有工法稍微不一樣的「南洋荻(南洋ハギ)」與「中間荻(中間ハギ)」。
在三種荻舟裡,系滿製造的系滿荻不僅可以輕易劃開海浪前行,在水深淺的地方也不容易擱淺,又具有耐久性,很受海人的喜歡。
只要揚起風帆,就不用懼怕高大的海浪、破浪而行。系滿荻行走沖繩海面上的美麗光景,已經成為打動人心的傳統藝術作品。

從明治時期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系滿海人為了捕魚,從八重山地區、台灣、九州地方開始,甚至一路前往到了日本本島附近。
漸漸的,連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加坡等遙遠的海外大陸都成了海人的漁業天地,為了豐富的魚收,海人不斷的拓張其活動範圍。

大海與鱶舟

以大海為舞台的系滿海人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張

意氣風發的系滿海人歷史,可以說是與海共存、與海共生的人的憧憬。出身小小的島國「琉球」且生來就與海相依的系滿海人可以說是沖繩無人不知的故事之一。

可惜的是隨著時代改變,裝有引擎的船隻被比較廣泛的使用,海人也漸漸比較少使用帶風帆或是FRP(加強纖維做的塑膠帆)的木造舟了。

我們就來看看默默支撐系滿海人在海上活躍的小型木造舟「風帆鱶舟」的製作過程吧!

由前人傳承下來的傳統工藝

因為現代出海捕魚不太用使用純靠風力的船隻了,所以會製作這種日本全國唯一殘存的小型木造帆船「風帆鱶舟」的師傅數量,大概只剩下一隻手可以數得出來的程度。而其中,會製作系滿海人使用的「系滿荻」更是只僅剩下大城清和他的徒弟高良和昭兩位。

製作鱶舟的木匠大城清

製作鱶舟的木匠大城清

鱶舟的製作完全沒有設計圖,全部都得靠經驗和技術的累積。從明治時期製舟的木匠金城徳將荻舟改造成系滿荻後,制舟技術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日本殘存唯一「完全不使用釘子的木造舟」的製作方法
來看看系滿荻的製作方法及特徵吧

大城先生和高良先生

大城清和他的徒弟高良和昭(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鱶舟是外觀的曲線是將木頭彎曲製作而成,而宮崎縣產的肥沃杉最適合拿來造舟。
首先要製作舟的兩個側面,把兩塊長的肥沃杉並排後用熱水澆在上面後使他彎曲。
在兩片板子上均勻施力,使它們左右對稱。
但要施多大的力、要灑多少熱水、要彎到什麼程度全部都得靠師傅的經驗判斷。
將木板用彎就是系滿的最大特徵。

灑熱水後板子變得彎曲

灑熱水使舟的側面產生彎曲線條(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接下來是製作舟地底版。
用木刨在木頭上挖出下凹的弧度,削出舟底版的形狀,這是從丸本舟延續下來的工法。

師傅正在削木板的樣子

經過長年累積的經驗製作出完美角度的舟底版造型(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舟的側面跟底版分別做好了之後,要來做稍許的調整。因為接下來要將兩個部分連接在一起,而接縫處是不可以有任何縫隙的,任何一點的差池都會讓舟進水。

側面と底を合わせる

將舟的側面和底部合在一起(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師傅在接合處用一種叫Funru的榫卯結構配合竹釘,使兩塊木板互相固定。
如此一來變完成一艘好像原本就是用一塊大木材製作、未經分割的完美的舟了。

木版和木板之間的連接完全不用鐵釘之類的金屬器材,而是木材本身,這是系滿荻的一個重要特徵。因為不使用金屬,長年接觸海水也不會有問題,所以系滿荻的耐久性非常好。

木製的Funru

將兩塊木板互相固定連接的木製Funru(照片提供:系滿風帆鱶舟振興會)

一艘好的舟在海上航行要能切開大海浪,在無風的時候也要能發揮其最大推進力。因此舟的曲線和重心十分的重要,而這些全靠老師傅的經驗和感覺去製作。
鱶舟是系滿海人以沖繩為起點,航向全世界的重要工具,而正是它的機能和實用性使他成為如此重要的傳統工藝。

使用多年的鱶舟

使用多年的系滿荻完全不會漏水也沒有傷痕

踏上追尋過去海人浪漫的「系滿至久米島組舟之旅」一百公里遠征吧

鱶舟的木匠師傅大城清從之前就構想著一個計畫。那就是用「組舟」的方式從系滿搭鱶舟至久米島。而「組舟」就是將多艘鱶舟左右固定並在一起。

用組舟的方式渡海

搭乘多年技術傳承的鱶舟,來追隨海人移動的軌跡吧

其實在1800年中國的資料就記載了「系滿村兩艘漁船飄到中國浙江」、「系滿的四艘並連小舟飄到中國福州」。大城先生認為「平時捕魚不會往中國浙江和福州方向過去,黑潮也不往那邊,可能是收到琉球王國的密令而前往中國」。
所以從系滿一路前往中國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

如果以上都是真的的話,要前往中國一定會經過位在中間的久米島,因此為了要追隨系滿海人的軌跡,我們決定以組舟的方式,從系滿一路橫渡100公里到久米島。

高良先生

擔任這次「系滿至久米島組舟之旅」的船長高良先生

這次特別讓我們THE GATE的小編也參加「系滿至久米島組舟之旅」。
一起來追隨海人的浪漫,開始這場總長一百公里的組舟之旅吧!

出發當天早上的樣子

出發當天早上已經左右連接好的組舟
【行程】
第一天:系滿 ー 渡嘉敷島阿波連漁港
第二天:渡嘉敷阿波連漁港 ー 渡名喜漁港
第三天:渡名喜漁港 ー 久米島兼城港
※抵達各個島上後,會讓當地小朋友上船出航體驗

先到「白銀堂」祈求航海平安

系滿市白銀堂

到達系滿市白銀堂

白銀堂供奉著系滿海人所信仰的神祇。大家出航前都會來祈求航海的平安。

第一天(沖縄本島系滿 ー 渡嘉敷島)

系滿海浪的樣子

系滿海浪的樣子

這天微風徐徐。從系滿出海不久就遇到了好幾波強烈的海浪。
但是由兩艘舟固定的組舟很平穩,不擔心會浪太大而翻船。
第一天從系滿到渡嘉敷島的這個路線是以前海人當作自家後院、頻繁出入的路線。
所以和預計的一樣,大約4、5小時後就就抵達了。

搭船的時候大家很驚訝,舟非常輕易的劃破海浪前進。
這次用來組舟的兩艘都是大城先生製造的系滿荻。
荻舟的美不用說,而他的性能跟速度只要有坐過的人都稱讚。
兩艘舟並在一起在外海相伴,一起越過一波一波的海浪、勇敢前行。

渡嘉敷島乘船活動體驗的樣子

在渡嘉敷島給小朋友體驗的乘船活動

抵達渡嘉敷島後,給當地的小朋友體驗乘船。風帆船優雅的行走,成為島嶼美麗風景的一部分。

第二天:渡嘉敷阿波連漁港 ー 渡名喜漁港

第二天的大海

相較昨天,較為平靜無風的遼闊大海

第二天我們要從渡嘉敷島前往渡名喜島。今天的風比昨天稍弱一點,我們比昨天更平穩的航行著。
風帆鱶舟只靠風力及人力前進。
而琉球王國時代當然不可能有天氣預報,所以當時的系滿海人都是看農曆,憑歷年的天氣變化來判斷、計畫航海。

組舟的風帆

組舟依靠風力前進

我們沒有划槳,單純靠風吹風帆讓舟繼續往前。有時還可以聽到舟底下傳來的震動聲。那不是引擎聲,是因大風而起的浪碰撞到舟又被劃破的聲音,還有船撞到海浪的撞擊感,這天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體驗風帆了。

將木漿插入大海

木漿插入純淨透藍的大海裡

渡過平穩無浪的大海,我們到達了渡名喜島。
渡名喜島有完善的用地規劃,住宅區非常整齊的排列著。
晚上的被燈光點綴反射的老住宅聚落非常有名。

行走在渡名喜島上

行走在渡名喜島上

正如大家所知,被大海環繞的島主食當然是生魚片,渡名喜島上也到處充滿了販賣生魚片的店。
有這麼新鮮的生魚片可以吃,當然只有在被大海包圍的島上可以享用得到。

堆得跟山一樣高的鰹魚生魚片

每個島上都可以感受到大家的熱情

第三天:渡名喜漁港 ー 久米島兼城港

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今天要從渡名喜島出發前往久米島。

荒れた海を渡る組舟

正在度過渡名喜島到久米島間荒蕪大海的風帆鱶舟

前一天就預估隔日天候不佳,但是想到久米島上還有多人在等待風帆鱶舟的抵達,我們又再度出航。和昨天平穩無風的天氣相比,今天風勢強勁、甚至有3到4公尺高的海浪。
為了安全,渡名喜島到久米島中的一段航程讓大船拖著舟前進。小編這天也搭上有引擎裝載的拖曳船,浪大到小編在船上也只看到舟的帆頂,下半段完全消失在浪與浪之間。

乘著浪前進的鱶舟

前往久米島的港口

從平安的從系滿出發抵達久米島,透過這趟旅程,可以一窺過去海人前往中國的路途所遇。
說不定哪天真的可以實現大城先生「從系滿前進中國」理想。過去系滿海人在海上的活躍是否在現代也能實現呢?

想要體驗鱶舟的歷史或是親自坐坐看嗎

鱶舟可謂是整個海人文化歷史的傳承,也展現了海人的浪漫。
既然都來到沖繩了,何不親眼看看鱶舟呢?
最後來介紹沖繩鱶舟相關的活動及設施!

「海洋文化館」有展示大城先生親手製作的鱶舟

海洋文化館

海洋文化館(照片提供:國立沖繩記念公園〈海洋博公園〉)

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裡的海洋博公園區裡設置的「海洋文化館」可以看到大城先生親手打造的鱶舟。

三艘鱶舟並列的樣子

揚起的風帆的系滿荻和南洋荻並列的樣子(照片提供:國立沖繩記念公園〈海洋博公園〉)

展示資料大約有750件,可以看到與日本和沖繩息息相關的整個環太平洋的歷史。還有一個小展區專門展示搭乘鱶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透過照片感受搭乘鱶舟的迫力及衝擊。

聚集許多風帆鱶舟的「鱶舟風帆競賽」

風帆鱶舟

航渡藍色清澈大海的風帆鱶舟們美得像幅畫(照片提供:PHOTOWAVE)

每年夏天舉辦的「鱶舟風帆競賽(サバニ帆漕レース)」可以看到鱶舟實際在海上航行的樣子。
大城先生和高良先生也會用自製的鱶舟參加。這個比賽要從座間味島航行到那霸,全長約40公里。
這也是一場為了傳承鱶舟的比賽,如此可以提昇大家的操控船隻技術。大城先生雖然不會親自下海比賽,但他還是會一一確認船隻的性能,以及提升他的造船技術。

被表揚的樣子

2019年的競賽,大城先生的隊伍贏得優勝(照片提供:PHOTOWAVE)

看著在慶良間群島的海上互相競速的鱶舟的樣子,一瞬間好像時空跳躍回到海人們活躍的時代。大家一定要來親眼看看鱶舟在海上航渡的樣子!

出發去體驗沖繩系滿海人的浪漫之旅吧

風帆鱶舟是沖繩現代僅存高度講究機能美的傳統工藝。大家一定要來親自體驗系滿歷史及文化,來一場體驗海人航向世界的航行!